篙
篙是一根长竹竿或木棒,是一种最简单的推进工具。近代人为了避免篙头被磨损或破裂,常在篙的下端安装铁箍、铁尖和铁钩。篙的制作简单,使用也十分方便,最适合于浅水河道和近岸航行的船舶。一般利用篙撑水底或岸边物体,按照力的作用与反作用原理,使舟船向用力的相反方向前进。一艘船通常由二人分别持着两支篙轮流撑着,其中一人将篙撑在水底或岸边,然后由船首走到船尾,则船会向撑篙人行走的相反方向前进。另一撑篙人则持空篙由船尾返回船首,如此反复撑船,则船可以持续前进。目前已出土的四只汉代船模,船之两舷都装有瞰板,即舷伸甲板,为撑篙人的通道,是为撑篙的需要而设计的。每艘船各有不同数量的篙,视船只大小而定,有一双篙至数双篙。篙的特点是「撑」,但「篙」的局限性也在于此,要是江宽水深,船在江中,那就篙长莫及,无处可撑了。
香港大澳街渡上用来撑船的竹篙
明代万历年间《玉簪记》插图上的船夫正在撑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