專訪|文化銀行邵璦婷:分享的力量萊恩先生Mr.Ryan3 min read·Jun 30, 2017--
Share
Press enter or click to view image in full size「其實啊,我們就是一群不知天高地厚的死大學生!璦婷朗笑著說。聯訪璦婷的時候,儘管只有三十分鐘,但她大方地分享了創業經歷和未來想像。
「我們當初做旅店,因為沒錢讓硬體設施更好,只好包裝軟實力,這也是我們開始想要了解台灣文化的初衷。」
原先1949青年旅社經營的不錯,究竟是什麼樣的力量,讓這一群年輕人願意重新挽救逝去的臺灣文化?
「因為跟外國人都解釋不清楚台灣文化呀!」提到這個,她有些羞赧。
他們的初衷很純粹,就是希望能夠向世界介紹台灣文化。文化好像虛無縹緲、高高在上,但是邵璦婷不這麼認為。
「一開始和第一屆實習生做功課,想要知道各國定義的文化,可是全部都模糊不清,所以我們乾脆撒手不管,只要覺得是台灣、是文化,那我們就記錄下來!」
與她的對話,充滿了年輕人的衝勁和理想的熱忱,這不是她的第一個創業,卻是理想程度最高的一個。
「做旅店會賺錢,可是做文化銀行,每個月都在跟現金流跑,最困難的地方就是資金的問題呀!」雖然文化銀行是非營利組織,但是要如何在維持理想的同時,面對現實來自父母、同儕、社會眼光的壓力?
「我不是一個很愛放棄的人,應該說,我很堅持。」輕輕的幾句話,卻好樣有無窮盡的力量從璦婷瘦瘦的身子裡爆發出來。
因為家境還算不錯,父母也都支持,以及第一個創業的成功經歷,讓璦婷勇敢地投身文化銀行,「畢竟我們都這麼年輕,也許我到三十歲,就不敢做了吧。」她笑著說。
「將文化重新包裝,讓這些傳統文化能以商業或其他形式繼續存在」這是文化銀行的目標。直到現在,有環保天燈這個已經逐漸有雛型的商品,和2017年七月即將在新竹開幕,結合廟宇籤詩系統的手搖杯飲料店,文化銀行正在結合「商業」、「文化」,希望打破文化只有同溫層的人才能接觸的困境,讓社會95%的大眾能夠發現:「欸?我平常喝的飲料,也能這麼有意思!」
在做追訪,透過文字保留珍貴技藝的同時,邵璦婷說:「我信奉的就是「共享」,我認為只有將技藝分享出去,去掉藏私的習慣,我們才有拯救文化的可能,也才有機會擴大共享的力量,更多人知道!」